新农村建设要避免六轻六重
新农村建设要避免“六轻六重”
一是轻行动重口头。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仍停留在会议、文件上,具体工作开展不到位,力量投入不够,措施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二是轻全面重示范。有的地方把资金集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打造样板,示范点成了新的政绩工程。试点与整体工作脱节,好看不耐看,好听不能学。而且致使其它村镇急需的投入短缺。三是轻实际重表面。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理解存在简单化,把有限财力投入到村容整洁上,大拆大建,搞形象工程,给群众增加了负担。而群众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实际问题却没有解决,虽然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四是轻长远重短期。一些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而不顾做法的可行性以及农民的自愿与否,层层下指标,要求在短期内解决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问题,给集体和群众带来了新的负担,忽视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根据各地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五是轻群众重干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工作力度很大,干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缺乏引导和激发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的有效措施。没有把政府行为与农民自觉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对群众的意愿尊重不够,得不到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甚至引起群众的抵触。忽视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的积极参与。六是轻软件重硬件。对新农村建设理解存在片面性,重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轻农村文化、民主政治建设,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但要看物质文明,还要看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