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岗位职责 做好秘书工作
现代社会各部门的分工愈发精细,岗位职责亦愈发明晰。作为党委办公室的一名秘书,必须准确认识自己的岗位性质,把握自己的工作职责。找准岗位职责,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前提条件。职责定位不准,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发力点;职责定位不准,就会浪费精力,徒然努力;职责定位不准,就会影响工作,耽误事业,甚至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结果。秘书工作的核心职责就是“服务”,即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要做好办公室的服务工作,有必要做好以下三大举措。
一、以事实求是为切入点,提升参政设谋服务。
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知其责、尽其能。以文辅政作为办公室服务的应有之义,是秘书人员的本职工作。在为领导建言献策时,事前必须进行充足的准备,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实地调研就是一种富有实效、最接地气的方式。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大力推行下基层调研,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真正到有困难、有矛盾的地方去,真情倾听民声,真意查清民难,真实反映民情,真心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只有彻底改变作风,实事求是,才能和群众心连心、手牵手,才能了解群众疾苦,才能准确掌握真实信息,杜绝虚假信息,才能有的放矢,为领导决策部署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领导安排公务提供切合实际的方案。无论是课题调研、信息报送,还是文稿写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源头准则。脱离实际,犹如无根之木,失去长成参天大树的希望;脱离实际,犹如无源之水,失去永存生命活力的机会;同样,文稿写作脱离实际,思想就会变得虚浮,内容就会变得空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就会视而不见,对群众关注的问题就会置若罔闻,这样的文稿违反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注定要被淘汰。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标准的文稿精品,才能真正发挥参政设谋的作用。
二、以正常运转为着力点,加强综合协调服务。
办公室的运转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工作脱节、任务失败。作为秘书人员,要胸怀若谷,统筹兼顾,政务服务要科学立意、纵览全局,事务安排要谨慎周密、严丝合缝。对于值班工作,不少人认为很简单,无非就是打通知、接电话之类,殊不知在上传下达、沟通内外、协调左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殊不知在安排政务活动、承办会议服务、接待上访群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值班工作是繁杂的、琐碎的,更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要把枯燥的值班工作做好,就得甘于平凡、懂得坚持。在日常的值班工作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接好每一个电话,打好每一个通知,安排好每一次活动,接待好每一次上访,把每一个环节做细,每一件小事做好,在平凡中成就最大的不平凡。为了畅通渠道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情况,及时处置应急突发状况,办公室规定值班电话必须二十四小时保持畅通,任何时间都有值班人员接听电话,据实记录,综合协调,处理事情。因此,值班人员必须长时间的坚守岗位,忍受着寂寞与枯燥,默默地挥洒自己的热血,无私地奉献自己青春,这一切的一切皆源于责任与坚持。对于会议服务,最根本的要求是用心。正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一个人只要用心做事,就会主动集中力量,时刻关注所做之事,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从会前的时间地点安排、参会领导衔接、参会人员确定,主要议程商定、活动行程踩点,到会中的现场服务、秩序维护,再到会后的场地清理、资料整理等工作都了然于心,心中有数;一个人只要用心做事,就会自动聚集精力,观全局之大势,察微末之细节,大到整个会议方案的制定、执行、落实,小到温度调节、灯光设置、座位顺序等细节都洞察秋毫,洞若观火。
在继续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然存在利益冲突,矛盾纠纷,部分群众会以上访的形式表达诉求。在接待上访的过程中,有些年轻干部心高气傲,急进浮躁,认为来访群众是无理吵闹,对其不闻不问;或是认为来访群众糊涂迂腐,不能快速准确的说清来意,对其颐指气使,严重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些年老的上访群众,说话可能有点啰嗦,不能直奔主题,接访人员要耐心倾听,适时给予回应,并注意说话的语气,避免刺激来访者的情绪,激化不必要的矛盾。有部分来访者,并没有很大的利益损害,只是受了委屈想找地方发泄情绪,针对此类群体,务必耐着性子,热情安抚,帮其疏散郁结,助其调整情绪。还有部分来访者确实是遇到困难,需要党委政府帮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于此类群体,秘书人员要集中精力查缘由,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主动找政策,集中优势力量,发挥综合“枢纽”作用,并严格依法依规,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与各部门单位进行详细的协商研究,倾尽全力争取支持,帮其渡过难关。
办公室的正常运转,秘书工作的有序开展,要求合理使用人、财、物,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既要保证协调合理,又要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三、以推动工作为落脚点,优化督查办文服务。
公文办理的过程,就是党委开展决策部署、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要本着规范程序、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效率的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稳定情况、民生事业情况及党群干部情况,结合领导的真实意图,将影响全局发展的重大决策、事关人民幸福的重要政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等内容融入到公文之中,并借助于电子系统的应用,快速高效地传输到各机关单位和乡镇,确保文件及时到位、精神迅速领会。
督促检查是狠抓工作落实、实施领导决策的重要抓手,是确保工作实效、干部清廉的重要手段,务必高度重视。一方面,要重点督促检查影响大局发展的重大事项,对农业生产工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作风建设等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并采取明察与暗访、现场检查与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将每项工作一督到底、一查到底。并根据督促检查实情整理出督查结果,在本地区全面通报,以此促进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重点督查干部帮联群众的情况和机关单位优化服务的情况。督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实地与群众交流,真情与群众交心,帮助解决困难;检查具有审批职能的单位是否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遵守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设立“一站式”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形成转作风、办实事的良好氛围,真正让群众享受方便得实惠。另一方面,对领导交办的重要批示件,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准确领会交办意图。加大督查力度,规范办结时限,建立及时反馈机制,随时掌握督办件的动态情况,为领导进一步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确保督办切实有效,事情圆满解决。
供稿:桃源县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