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好文共赏>详细内容

好文共赏2019年第19期

发布时间:2019-05-24 信息来源:市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走近祖辈,重拾家风

绩效办  戴欢

离家久了,才读懂亲情的羁绊。辗转南北十多年,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恍惚所有人还是印象中的样子,尤其是我的祖父,永远是一大家子的主心骨,质朴家风的掌舵人。

那一年,我13岁,祖父65岁。村子还是泥泞的土路,雨后的路面怎么走都是一腿泥,祖父背上的我,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身后十多名衣着褴褛的拾荒者。与一行素未相识的人回到院里后,生火,烧水,煮饭,打地铺,祖父忙碌的样子仍在脑海中盘旋。那天晚上,流浪的拾荒者睡得格外温暖和香甜。当我问起原由,祖父只是语重心长道,“我是党员,是村支部书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以前的我和他们一样”。

温情故事始终陪伴着我的成长,年少轻狂的我,却总想着走出去,经一番风雨,尝一段百态。然而,四年的外地求学,七年的军旅生涯,长了学识,增了见识,有了历练,尽管洗尽铅华,但仍捉摸不透祖父一辈子的神秘经历。祖父的身上究竟加持着一股什么力量,令我着迷,越发激起了我的好奇。

去年,我三十而立,祖父八十多岁。祖母住院,一大家子在医院相聚。祖父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脊梁笔挺。待亲人散去,我却坚持多留了一会。祖母躺在安静的病房,只剩我和祖父促膝的交谈声。从那起,祖父人生经历的神秘面纱逐步揭开。

祖父,生于八年抗日战争初,大生产运动中入党。日本帝国主义伪政府的统治伴随了整个童年,常德会战后祖父的叔伯被无情杀害,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祖父自记事起,解放战争、土地革命、大公社运动、小公社时期、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就成了他这一辈子的印记。回忆中,祖父印象最深的只有3件,“土地革命后吃上了饱饭,带头搞生产入了党,最先成为了乡村万元户”。从战争失至亲、打土豪分田地、带头搞生产、文革闹批斗,再到改革开放,从没得吃、吃不饱,到吃到饱、吃到好,经历了新中国建设的每一个转折点,见证了祖国逐步走向强盛的每一步。

他朴实无华的人生,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用劳动创造历史的缩影。没有影视作品般的波澜壮阔、豪情万丈,但这股客观真实的质朴,却始终感染着我。每当我问及,那样一个时代,穷困潦倒,自己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要接纳流浪汉?那样一个时代,惨遭批斗,为什么还会一心带头搞生产?回答我的却是,“我是名党员,这辈子只求做到‘年轻时不为国家增负担,年老时不给儿女添麻烦’”。

岁月,对人来说,是一样捉摸不透的东西。然而,就是这样东西,使人更加珍惜生命。如果,岁月可以给每一个人愿望。我希望,能够亲身经历祖父的一生,感受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忠贞风骨,只为读懂祖父给我留下的宝贵财富,只为更好地传承他的质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