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好文共赏>详细内容

好文共赏2019年第21期

发布时间:2019-06-06 信息来源:市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承延安之魂当时代之锋

机关事务管理科  葛彦君

今年三月,我有幸来到心慕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接受为期5天的教育培训,时间虽短,但收益匪浅。那低矮潮湿的窑洞,那巍峨挺立的宝塔,那绵延千里的延河,以及哺育了中国革命的小米粥和杂粮馍,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怀着无比虔诚之心,抚摸这片黄土地,感受他的温度,重温中国革命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心灵得到洗礼,党性得以提升。

一、承延安之魂

1.延安精神是种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这里生根发芽。

去到延安之前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在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却有那样多朝气蓬勃、激情燃烧、充满生机的有志之士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地奔赴延安,去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等地现场参观、聆听讲解、阅读史料后,我渐渐明白,延安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真理的光辉、民族的希望。

延安精神就像一颗种子,在理想、信念、真理和希望的沐浴滋养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这里生根发芽。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延安精神是灯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在这里指引方向。

延安时期,我党就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当我站在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横幅,内容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党的七大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会,通过此次会议我党思想达到空前团结。

梁家河的现场教学,不仅让我亲身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小村庄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青春岁月,以及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的奋斗岁月,更是让我想起了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知青岁月时所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延安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奋斗路上的人,为砥砺前行的追梦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3.延安精神是旗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里绽放光芒。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延安出现了“只见公仆不见官”,干群团结如一人的生动局面,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这次党性教育专门安排参观了张思德纪念广场,我站在张思德雕像前深情仰望,似乎看到了这位烧窑战士的光辉之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每每读起这段文章,我都肃然起敬,为张思德、为雷锋、为焦裕禄、为牛玉儒、为廖俊波,为每一个这样的共产党员肃然起敬,因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延安精神的熠熠光辉。

延安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当每一个共产党员举起右手对着党旗光荣宣誓的时候,为人民服务早已是目标、是责任、更是动力。

4.延安精神是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在这里永驻史册。

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用双手和锄头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追其根本原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鞭策和鼓励着当时的共产党员。

站在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和赛江南的南泥湾,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在那样艰苦恶劣条件下生产劳动时的艰难,正如毛主席回忆:“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但就是在那样外有经济封锁内部条件不足的困境下,共产党人也没有放弃,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延安精神就像一座丰碑,将所有的艰难、奋斗的故事留给了时间,记入了史册,留给后人的是值得学习的精神食粮。

二、当时代之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办干部,我们不仅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继承延安时期先辈们的光荣传统,牢记血脉根源,更要践行“五个坚持”,努力当好党委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在我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时代格局下,争当先锋,作好表率。

1.种好“种子”,树立信念,始终做到党性最坚定。今天,我们传承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党的事业、站稳党的立场、保守党的秘密,做到让党最放心、最信任。一是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是对党办人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三个自信”、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各项要求内化为思维方式、行为标尺,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把牢方向之“舵”。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办工作的灵魂。要增强政治意识,牢记党办工作无小事,在事关政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保持定力。三是夯实信赖之“基”。对党信赖是党办人绝对忠诚的基石。要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用最严格的要求、最严苛的标准规范言行。

2.看好“灯塔”,围绕大局,始终做到行动最坚决。党办是党委的参谋助手,紧贴中心履职、着眼大局作为是党办工作的价值所在。一是主动胸怀大局。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大格局下找准自身定位、积极主动作为。二是自觉服从大局。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同时身处事务科这样事多事杂的科室,我会把个人利益融入集体来追求,工作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实事求是,踏实前行。三是坚决维护大局。在工作中,每一件事都会紧盯不放、落细落小、跟踪问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护好“旗帜”,严谨细致,始终做到工作最尽责。今天,我们重温延安精神,作为党办人就是要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初心,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恪尽兴党之责,尽心为党工作,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党的事业。一是勇于担当。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韧劲,切实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二是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只争朝夕,决不让明确的任务在自己手中延误。三是精益求精。后勤工作要求细心、细致,工作中尽可能细致而周详地落实任务,尽量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严把每个关口、守住每道防线,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守好“丰碑”,无私奉献,始终做到保障最有力。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也是党办人的鲜明特质。延安时期,中办干部在简陋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新时代我们要一是不计得失。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进步快与慢的关系,把艰苦付出当作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让人生因事业而精彩。二是尽责奉献。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创业,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三是甘当绿叶。树立配角意识,紧盯“三服务”职能,心中有责、眼里有活,保持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