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赏第38期
不受“蝜蝂之累”
——观《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九集有感
综合调研室 钟月明
最近,办公室组织观看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这使我联想到了一种叫做蝜蝂的小动物。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小动物,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的《蝜蝂记》中谈到过:“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蝜蝂的两个特点:一是“嗜取”,贪恋财物。它路遇物品就不管不顾地取来放在背上背走,以致越拿越多愈背愈重,终因负荷太重而跌倒爬不起来。有人可怜它,帮它去掉背上的负担,但它一旦能行走了,又贪物如故,悲哀!二是“好上高”。喜欢拼命地往高处爬,直至坠地而死,更是悲哉!
由蝜蝂,我想到了我们人类自身以及我们少数的党员干部们,很多时候受贪欲的驱使,有权的人就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没权的就四面讨好,八面玲珑,一心想往上爬。使得身心受累,扭曲了人性,异化了人格,对自己、对家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疑是一种损失,是一种危害。蝜蝂只是小虫子,低级动物,没有思想,其背负不止的行为或是一种内在本能,或是习惯使然。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作为党员干部,却大有似蝜蝂者,一心想窃取高位,中饱私囊,所谓“遇货不避,以厚其室”,最终“坠地而亡”,不得不让人深思。
我认为,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可以从动物性中超脱出来,能够用精神追求来主导自我,认识自我,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进化是使人类变的比动物更可怕的原因。因为一般动物的欲望很容易满足,而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扔再多的东西也无法填满。动物没有思想,而人却可以产生诸如淫念、贪欲等等一些可怕的东西,人为了满足这些欲念可以不择手段。
虽然哲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欲望使一切成为可能”,但其实古今中外的普世价值观中,欲望从来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语,在很多的时候欲望和邪恶是联系在一块的。人的欲望来源于人的需要,人需要的越多,人就会变的越痛苦,就会变得越自私,就会失去自我。人非草木,当然无法做到五蕴皆空、六根清净。但是过分强调欲望无异于自杀,其原因在于过分的欲望是一种无原则的占有,它不仅不能促进幸福的到来,反而可能会累及本人甚至毁灭自身。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根本出发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廉洁从政、克己奉公,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拒绝贪婪之心、不伸贪婪之手、不做贪婪之事。那么我们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表里如一,不受蝜蝂之累呢?我认为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修养:
一要守得住底线,懂得节制。弗洛伊德讲过“人类之伟大在于人类懂得使用节制”。人一开始来到世界的时候都是赤裸裸的,并没有带任何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出于人的欲望需求。古人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体对外物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不仅不利于身体,反而可能有害。因此,仅从对身体本身的需求来说,节制也是必要的。事实上,幸福就存在于这种有节制的取舍之中。从孔子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中庸之道,尤其注重修身养性。正如《大学》中所说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古人有言曰:“自古居相位者,未闻死于冻饿。而死于酒、于色、于逸乐者,无代无之”。“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无非三餐”,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节制自己的欲望。有言说“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对权力要保持平常心态,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在给予你权力的同时也有权收回你的权力。清人申居郧有句话讲得很好:“做官时要往前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止则自溺,为官者切忌私欲膨胀,冲破底线。
二要经得起诱惑,学会克制。当今社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党员干部经常会遇到诸如金钱、权力、酒色等诱惑。如果把持不住自己,沉醉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为物欲所惑,为名利所困,就很有可能正中下怀,走上以权谋私的腐败邪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政治的坚定和思想的清醒,管住自己的嘴、手、脚,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以物惑,不以情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气节。《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以防宵小之徒投其所好。一次有个下属献给他一本宋拓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来看看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像它是膺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有言曰:“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党员干部要经常敲响廉洁的暮鼓晨钟,阻击欲望,识破危害,真正做到“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
三要对得起良心,经常反思。为人做官的好坏与否,从小的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前途、家庭幸福,从大的方面来讲关系到社会发展、国计民生。党和国家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家里出一个人才也十分艰辛,甚至是全家的希望。有的人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警惕,不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总以为收一点小东西,受一点小恩惠不要紧,但是“千丈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毁于烟焚”,胆子越来越大,越涉越深,一失足成千古恨,给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给国家、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常思洪水肆虐之害,方能筑牢堤坝;常思贪欲之害,才能筑起思想防线。向古人学习,“一日三省吾身”,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古今仁人志士为坐标,以党纪党规为指针,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得起家人的期望、对得起人民的嘱托、对得起党和国家的信任。要以一切腐败分子为镜子,经常用他们的反面事例来警示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去触“高压线”。坚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对个人名誉、地位、利益要能想得透,看得淡,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世间冷暖,体察民间疾苦,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受“蝜蝂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