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常德市电子档案四性检测规范(试行)
常德市电子档案四性检测规范
1 概述
本规范规定了常德市电子档案四性检测的内容和检测方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480—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元数据规范
GB/T 39362-2020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技术规范
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
DA/T 70-2018 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3.1 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电子档案的内容、逻辑结构和背景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相一致的性质。
3.2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电子档案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齐全且没有破坏、变异或丢失的性质。
3.3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电子档案可以被检索、呈现和理解的性质;
3.4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可控、数据存储可靠,未被破坏、未被非法访问的性质。
4 四性检测总体规划
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整体业务流程包括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等环节。为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需要在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行四性检测,如下所示:
5 四性检测内容
5.1归档环节检测内容
5.1.1 真实性检测
1)电子公文来源真实性
通过检测归档电子公文中的固化信息是否有效,确认电子公文来源的真实性。
2)归档信息包真实性
检测电子公文归档信息包的组织结构和内容是否符合《常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规范》中归档信息包的组织结构要求;检测归档的信息包与业务部门发送的信息包是否一致。
3)电子公文元数据准确性
检测归档电子公文元数据是否符合《常德市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的要求,包括数据长度、类型、格式、值域以及元数据项赋值是否合理等。
5.1.2 完整性检测
1)电子公文数据总量
检测实际归档的电子公文数量和字节数与《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中登记的电子公文数量和字节数是否相符。
2)电子公文元数据完整性
对照《常德市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检测元数据项是否齐全完整;反映重要问题的归档电子公文是否包括主要修改过程和办理情况记录;具有连续编号的元数据项(比如归档号、件内顺序号等)是否有漏号现象等。
5.1.3 可用性检测
1)电子公文元数据可用性
检测电子公文元数据是否可以被正常访问。
2)电子公文内容数据格式检测
检测电子文件内容数据格式是否符合归档要求,是否可以被正常打开和浏览。
5.1.4 安全性检测
1)归档信息包病毒
检测系统环境中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检测归档信息包是否包含计算机病毒。
2)归档过程安全性
检测归档信息包在归档和保存过程中是否安全、可控。
5.2移交接收环节检测内容
5.2.1 真实性检测
1)电子档案来源真实性
通过检测移交电子档案中的固化信息是否有效确认电子档案来源的真实性。
2)移交信息包真实性
检测电子档案移交信息包的信息组织结构和内容是否符合《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附件2的要求。检测接收的信息包与移交的信息包是否一致。
5.2.2 完整性检测
1)电子档案数据总量
检测《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附件3中登记的电子档案数量和字节数与实际移交的电子档案数量和字节数是否相符。
2)移交信息包完整性
对照移交信息包元数据中记录的文件数量检测内容数据是否齐全完整。
5.2.3 可用性检测
1)电子档案元数据可用性
检测电子档案元数据是否可以被正常访问。
2)电子档案内容可用性
检测电子档案内容数据格式是否符合移交要求,是否可以被正常打开和浏览。
3)移交信息包可用性
检测移交信息包是否包含影响其可用性的因素,如使用非公开压缩算法、加密等。
5.2.4 安全性检测
1)移交信息包病毒
检测系统环境中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检测电子档案移交信息包是否包含计算机病毒。
2)移交过程安全性
检测移交信息包在移交和接收过程中是否安全、可控。
6 四性检测方案
6.1归档环节四性检测方案
6.1.1 真实性检测方案
1)电子公文来源真实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固化信息有效性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的来源真实 | 归档公文文件 | 对归档电子文件中包含的SM3摘要码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
2)归档信息包真实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归档信息包组织结构规范性检测 | 保证归档信息包信息组织结构和内容符合归档要 求 | 归档信息包 | 检测归档信息包内的目录结构和命名是否规范;说明文件.xml,电子档案元数据.xml是否存在;电子档案文件夹是否存在且命名是否规范 |
归档信息包一致性检测 | 检测归档信息包在归档前后的一致性 | 采用数字摘要码、电子签名等技术验证方法对归档信息包的一致性进行检测 |
2)电子公文元数据准确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元数据项数据重复性检测 | 避免重复归档电子公文 | 电子公文元数据 | 依据用户自定义的元数据项(如:档号、文号、题名)进行数据库记录和归档信息包的数据重复性检 |
元数据项格式、类型符合要求 | 检测元数据项是否符合规范 | 参照元数据定义,对归档信息包中元数据项进行数据类型、格式的规范性检测 | |
档号规范性检测 | 检测档号是否符合要求 | 档号 | 对归档信息包的档号进行规范性检测 |
6.1.2 完整性检测方案
1)电子公文数据总量完整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总件数相符性检测 | 保证归档电子公文数量和实际接收数量相符 | 电子公文总件数 | 统计电子公文总件数,并和《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中登记的归档电子公文数量比对 |
总字节数相符性检测 | 保证归档电子公文字节数和实际接字节数相符 | 电子公文总字节数 | 统计电子公文的总字节数,并和《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中登记的归档电子公文的总字节数比对 |
2)电子公文元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元数据项完整性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元数据项的完整性 | 电子公文元数据 | 根据《常德市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进行检测,判断电子公文元数据项是否存在缺项情况 |
元数据必填著录项目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元数据必填项的完整性 | 根据《常德市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进行检测,判断元数据必填项是否为空。 | |
过程信息完整性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过程信息的完整性 | 过程信息 | 逐一检查归档电子公文元数据中包含的处理过程信息是否完整 |
6.1.3 可用性检测方案
1)电子公文元数据可用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信息包中元数据可读性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元数据可正常读取 | 归档信息包中的元数据 | 检测归档信息包中说明文件.xml,电子档案元数据.xml是否可以正常 解析、读取数据 |
目标数据库中的元数据可访问性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元数据可正常访问 | 数据库中的元数据 | 检测是否可以正常连接数据库,是否可以正常访问元数据表中的记录 |
2)电子公文内容数据格式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电子公文内容数据检测 | 保证电子公文内容数据格式符合归档要求 | 电子公文内容数据 | 按照《常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规范》归档格式要求对电子公文内容数据格式进行检测,如判断版式文件的格式是否为OFD格式,若不是,则检测不合格 |
6.1.4 安全性检测方案
1)归档信息包病毒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系统环境中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检测 | 检测系统环境是否安装杀毒软件 | 系统环境 | 检测操作系统是否安装通用杀毒软件 |
病毒感染检测 | 保证归档电子公文没有感染病毒 | 归档的电子公文 | 调用通用杀毒软件接口,检测归档的电子公文是否感染病毒 |
2)归档过程安全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操作过程安全性检测 | 判断归档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 系统环境 | 按照国家安全保密要求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归档信息包在归档和保存过程安全、可控 |
6.2 移交接收环节四性检测方案
6.2.1 真实性检测方案
1)电子档案来源真实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固化信息有效性检测 | 保证电子档案的来源真实 | 电子档案 | 对移交电子档案中包含的SM3摘要码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
2)移交信息包真实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说明文件和目录文件规范性检测 | 保证移交信息包信息组织结构和内容符合移交要求 | 说明文件 目录文件 | 依据《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附件2的规定,检测说明文件和目录文件信息组织是否符合规范 |
信息包目录结构规范性检测 | 电子档案文件夹名称 移交信息包目录结构 | 依据《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附件2的规定,检测移交信息包内的文件夹结构是否符合规范 | |
信息包一致性检测 | 保证信息包在移交前后完全一致 | 移交信息包 | 采用SM3摘要码比对的方式对移交信息包的一致性进行检测。移交前计算移交信息包的SM3摘要码,接收时重新计算SM3摘要码并和移交前的SM3摘要码进行比对 |
6.2.2 完整性检测方案
1)电子档案数据总量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总件数相符性检测 | 保证电子档案总数和实际移交数量相符 | 电子档案总件数 | 计算机系统自动检测; |
总字节数相符性检测 | 保证电子档案总字节数和实际移交字节数相符 | 电子档案总字节数 | 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检测 |
2)移交信息包完整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信息包内容数据完整性检测 | 保证移交信息包中内容数据齐全、完整 | 移交信息包 | 依据移交信息包元数据中记录的文件数量检测移交信息包中实际包含的电子文件数量,比对两者是否相符 |
6.2.3 可用性检测方案
1)电子档案元数据可用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数据包中元数据的可读性检测 | 保证电子档案元数据可正常读取 | 移交信息包中的元数据 | 检测移交信息包中存放元数据的XML文件是否可以正常解析、读取数据 |
2)电子档案内容可用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内容数据格式检测 | 保证电子档案内容格式符合移交要求 | 电子档案内容数据 | 依据GB/T 18894—2016、GB/T 33190—2016等标准对电子档案内容数据格式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移交要求 |
3)移交信息包可用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信息包中包含的内容数据格式合规性检测 | 确保移交信息包中的电子档案可读、可用 | 移交信息包中的电子档案内容数据 | 对移交信息包是否包含非公开压缩算法、是否加密、是否包含不符合移交要求的文件格式等进行检测 |
6.2.4 安全性检测方案
1)移交信息包病毒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系统环境中是否安装杀毒软件检测 | 检测系统环境是否安装杀毒软件 | 系统环境 | 检测操作系统是否安装国内通用杀毒软件 |
病毒感染检测 | 保证移交信息包中电子档案数据没有感染病毒 | 电子档案移交数据包 | 调用国内通用杀毒软件接口,检测电子档案是否感染病毒 |
2)移交过程安全性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 检测目的 | 检测对象 | 检测方法 |
操作过程安全性检测 | 判断移交和接收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 系统环境 | 按照国家安全保密要求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移交信息包在移交和接收过程安全、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