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在全市党委信息工作调度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4-08-13 信息来源:市委办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8月)

 

按照会议安排,就《每日要情》编辑上报工作,作个简要发言,这既是提示和分析,也是探讨与交流,供大家参考。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首先,《每日要情》的刊物定位,大家心里要有个谱。

《每日要情》创办于去年4月份,作为一个市委内部刊物,基本定位是服务领导、服务决策。主要内容分为三大版块,即舆情版块、本地版块和外地版块。具体来讲,我用三句话作个简要概括:

1.各地舆情的快速浏览器由于领导日常工作繁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浏览大量新闻和阅读众多报刊。为此,我们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每天从国家主流网络媒体和各省市党报党刊中择新而选、择需而用、择精而编、择优而辑,尽量确保领导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阅读量。舆情摘要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国内最新会议精神、上级最新决策部署、领导最新重点论述、经济社会最新动态、国内外最新重大事件;二是省内最新政治经济社会动态;三是我市被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工作,这也是各区县(市)上报的舆情信息被市里采用的唯一渠道,一经采用,按1分计分。

2.本地工作的动态文件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从每天接收的大量文电中,有很多是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简报、内刊等,多数为各单位的工作动态,且文章篇幅较长,内容价值不大。为此,我们坚持求精而不求多、重质而不重量,通过对大量上报文电筛选以及综合分析、主动预约,充分发挥党委系统信息短平快的优势,对于一些大篇幅的信息,在保留其主要思想、观点、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精简,把篇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领导阅读起来方便快捷,尽量不过多地占用领导的工作时间,这样就形成了独具特色本地版块。本地版块目前设有工作动态、形势分析、问题聚焦、突发事件等近30个栏目,主要涵盖三个层面:一是本市重大项目、重要工作、重点工程进展情况;二是本地经验、社会发展最新数据;三是重大社会动态、突发事件。其中涉及到区县(市)的主要是工作动态、基层反映、突发事件等3个栏目,凡单篇采用的按5分计分,综合采用的按2分计分。

3.科学决策的资政建言书该版块初办时只有政策参考、他山之石和专家视点三个固定栏目,由于市委领导在研究工作时会经常关注最新的政策走向及外省市好的经验与做法。为增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又专门设计了宽泛丰富的其他类栏目,并逐渐扩展到20余个栏目,真正做到了紧贴市委领导关注重点、紧跟全市中心工作、紧盯外地先进经验,我们选编了大量权威性的时政要闻、精彩言论、成功做法,为市委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我们通常每期安排1—2个栏目,且每天均不重复,既有上级最新政策,也有专家精辟解读;既有外地先进经验,也有友邻最新动态;既有严肃的理论学习,也有轻松的休闲一刻,版块结构活泼新颖,有效地避免栏目结构上的千篇一律。外地版块的所有信息,区县(市)均可自主推荐,凡采用的均按5分计分。

其次,《每日要情》的用稿情况怎么样,大家心里要有本账。

今年来,《每日要情》已出刊143期,不论是整体版块设计上,还是具体栏目设置上,较以往都有了显著优化,《要情》可读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增强。

从信息采用条目看。一是舆情版块注重正面报道,体现出鲜明的宣传导向。本地舆情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领导快速了解本市哪些工作被省以上部门和媒体宣传报道。今年来,本地舆情共采用212条,其中被省级以上主要媒体报道推介的工作动态类143条,某项工作或产品获得省级以上荣誉40条,某项工作确定为省级以上试点的14条。二是本地版块聚焦两大栏目,体现出明确的时代导向。在工作动态栏目中,如《安乡县一号工程着力破解交通瓶颈》《汉寿县土地经营抵押贷款模式成效初显》《澧县探索“3+x”机制调处复杂矛盾纠纷》《武陵、汉寿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常德经开区三个坚持推行高效和谐拆迁》等,这类动态信息均体现了四个特点,即新、快、准、精,新是指比较新颖,具有一定时代特色;快是指反映速度比较快,时效性较强;准是指与上级要求对接和本地实际结合的准;精是指内容都比较精炼,篇幅不长,重点突出,全是干货。在形势分析栏目中,形势分析类信息共上稿63篇,同比提高了20%以上,内容涉及产业发展、金融形势、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如《我市节后用工呈现四大新特点值得关注》《我市楠竹产业每年流失产值4亿元有待重视》《部分个体工商大户达企业规模却不愿转企》等。这类信息切入角度较小,时效性较强,更加突出逆向思维,直面问题,较容易引起领导的关注和思考,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三是外地版块关注发展大局,体现出很强的工作导向。如《国务院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国务院出台资本市场新九条》《财政部考核新规:地方负债过高或影响转移支付》《湖北下陆创新集体资产产权制度,1.4万农民进城当股东》《枝江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等最新高层动态、政策参考均紧密结合了当前时政发展大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在第一时间被领导批阅,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应。

从目前存在问题看。受版面限制及工作经验类信息全部转移到《综合与摘报》等客观因素影响,各区县(市)、五小区信息单篇采用率整体偏低,共上稿61篇,占本地版块总上稿量比重为27.7%,同比下降约20%。但从具体的上稿情况看,多的鼎城有8篇,少的至今仍然挂零,且差距有逐渐扩大之势,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精品信息不多。各区县市上报的信息质量上总体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离《要情》上稿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般性信息多,有特色的少;动态性信息多,有分析、有情况、有建议性的少;初级信息多,深加工的少。甚至有的地方直接搞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从部门搜索或从新闻报道上复制。二是报送信息主动性不强。大多数区县(市)信息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工作较为繁忙,这虽可以理解。但少数地方信息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以上都不与市委办信息科联系,主动报送的信息就更少,有的随便把信息传到邮箱,也不发个信息、打个电话说一声。这样的信息即使主题选的再好,质量再高,但由于缺乏交流和沟通,很容易错过最佳上稿时机。三是紧急类信息抱有侥幸心理。前不久,黄清宇秘书长在《要情》上作出批示:舆情对常德的负面报道应进入要情,提醒告诉领导。这就告诫我们,负面信息往往事关工作大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迟报、漏报、瞒报都将直接影响上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和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很容易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有的地方甚至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能给自己找麻烦,瞒过去就阿弥陀佛了。现在的媒体非常灵通,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是多种多样,有很多信息党委系统还没掌握,媒体就报道出来了,当然,他们的很多优势和措施都是我们不能比的。但我们应尽心尽责,若事后再追究责任,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从今后编辑方向看。一是舆情版块要扩容。《要情》的版面设置为四页,目前舆情版块约占一个半到两个页面。根据最新形势变化,该版块最多有望增至两个半页面,成为《要情》的最主要版块。今后我们将扩大搜索范围,进一步加强舆情编辑,确保更多的时效性强有价值的舆情进入领导视野。二是本地版块要提质。目前本地版块的采用渠道基本上是一半直接拿来编辑,一半主动预约编辑,且信息综合力度较小,精品信息不多。今后,本地版块将会更加追求质量,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和领导思路,更多从新角度、新视野挖掘好信息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预约、调研和综合,确保上《要情》的每条单篇信息都是精品。三是外地版块要增效。服务领导决策一直是《要情》采编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着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更紧密结合常德实际,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版面设计,不断完善他山之石、政策参考和专家视点的收集编辑,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四个主要方面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真正让《要情》做到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言到需要时。

第三,《每日要情》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大家务必要加把劲。

从以上对《要情》的综合分析不难发现,虽然今后刊物的总体质量会越来越高,对上稿的把关也会越来越严,但是大家可做文章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一是准确把握上级需求。《每日要情》的编辑走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都在变化。陈秘书长每周一都召集信息科全体人员开周前例会,共同商讨研究,提前确定本周的信息编辑大致方向。同时,我们也会根据领导一周的活动安排,在本地版块和外地版块上精心设计,有效对接领导需求,确保《要情》随时服务领导。因此,希望大家经常保持与市委办信息科联系,通过电话、短信、qq等途径都可以,以便及时掌握当前采编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共同交流编写心得,确保对症下药;积极做好信息推介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切实畅通信息渠道。搞工作要学会十根手指头弹琴。保持与本级沟通顺畅,可以帮助信息人员掌控全局,充分发挥部门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努力提高信息工作效率。我们在编辑《要情》初期,也曾遇到过单兵作战的困境,后来通过召开协调会、上门约稿、定期通报,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报送渠道不畅的问题,打通了与部门密切联系的窗口,充分发挥出了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信息来稿数量比以往增加了几倍,我们在编辑时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优中选优。希望大家在加强主动服务,自身努力的同时,充分调动部门的积极性,除了与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业务部门联系外,尤其要重点加强与宣传口上的单位对接,并注意与平时打交道较少的中央、省、市直管单位联系。如大家平时在约稿时可以咨询一下本地工作被省以上部门和媒体推介的情况,以及在省级以上获得的荣誉称号等等。此外,还要加强与本地领导的联系沟通,特别是领会一把手的意图,力争把本地有亮点、有成效,时效性较强的工作动态,第一时间反映上来。我们大家在服务上级领导的同时,更应注重有效推介本地工作经验成就,这样才能更多的获得领导支持和肯定,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氛围。

三是时刻保持头脑敏锐。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打个比方,一个人一天不看新闻、不上网,和朋友聚会聊天都会觉得无话可说。信息工作同样如此,只有多关注时事,了解最新的政策和精神,摸清上面的决策和部署,才能确保好的信息点不遗漏,报送方向不偏航。陈秘书长给科里工作人员提出了四必看,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勉,即每天必看中央新闻联播、必看省新闻联播、必看人民网和新华网等党的主流媒体网站、必看市新闻联播和政府以及本地部门的门户网站。只要每天花上一个小时,长此以往,信息人员的政治明锐性、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必定大幅提升,在信息点的选择上会更加精准,命中率也会更高。

上面所说的,都是自己从事《要情》以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信息科的工作。说的不准和不对的地方,请陈秘书长、谭科长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供稿:市委办信息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