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办点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
——带着“三心”办点 围绕“三最”建功
我叫孙彬彬,现任市委办保密技术检查中心主任。2011年,是我人生中极具挑战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以市委办工作组副组长的身份,承担了鼎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官桥坪村的驻点任务,参与了白马岗村的帮扶工作。回顾一年的付出与收获,我深刻地以为,只有带着“三心”办点,围绕“三最”建功,才能在农村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砥砺青春、提升才干,才能在农民兄弟的眼里心底留下印记、获得认可。
守“自在心” 在群众“最期盼”上顺民意
身边常听到有人说:“城市里生活久了,回到农村就不自在”。但我却觉得,山野田园景最美,农民兄弟情最真,扎根基层最有营养,为群众做事最得人心。驻村生活虽有吃住条件差、单调寂寞的辛苦,却更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的成长之乐;虽有跑项目、讨资金奔波委屈的劳苦,却更有得到领导支持,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的进取之乐;虽有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杂乱如麻的苦闷,却更有群众拥护,各项工作逐步有序的收获之乐。这 “三苦三乐”,是我始终能从办点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常驻基层而身心自在的原因。
在工作谋划中,我注重以“角色代入”寻求“思路突破”。要求自己把点村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从一个普通村民的角度去观察、谋划“家乡”的发展。为了制定好发展规划,我多次参加支村两委会议、全体党员会议和群众座谈会议征求意见,敲定项目,明确缓急,最终形成了广泛认同的工作方案。
在走访调研中,我坚持“五个一”的工作法则:每进一家农户,召开一个家庭式座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记录一份民情笔记,征求一件办实事内容。按照这种方式,在进村的头一个月里,我就走访群众600多人次,收集调查问卷340多份,归纳反映集中的问题23项。在此基础上,工作组编制完成了《点村群众家庭情况统计表》、《危房户、特困户登记表》和《家庭经济摸底表》,为进一步熟悉村情民意打下了基础。
在项目实施中,我坚定地站在群众意愿的一方。由于资金来源和项目设置的限定,我们原计划帮助官桥坪村整修樟树潭机埠,通过建设抬渠解决全村的农田灌溉问题。可是驻村期间,我却常常听到不同的声音,很多群众认为:只有新建一座阴家园机埠,才能彻底满足全村的灌溉需求。但这就意味着要抛弃现成的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无疑也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矛盾和困难。对此,我没有丝毫的犹豫,而是将情况如实地反馈给了工作组长,引起贾再安副秘书长的高度重视。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带着我们到省市水利局、农开办等部门请专家、做方案、跑项目,前后争取资金100万元,并最终促成阴家园机埠的启动建设。
这件事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群众敢讲真话,是对你真正地信任;群众肯提意见,是对你绝对地支持。因为他们的眼睛最雪亮,他们的感情最质朴,他们对家乡的发展最期盼。
树“事业心” 在抓住“最紧要”上求实效
机关单位常有人议论,说“办点工作是冷门,办点干部容易被边缘化。”但我却认为,能被选到基层工作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特别是市委办点工作,有市级领导的支持,有单位主头的领导,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兄弟部门鼎力支持,只要肯跑,就有项目,只要用心,就有成果。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把办点看成“干事创业、成就自我”的平台,真心实意地想为群众多做事。
至于如何做成事,贾再安副秘书长曾说过:“关乎民生的事,最紧迫;夯实基础的事,最重要。农村工作,首先要在这‘紧要’2字上求实效。”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全力投入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突出普惠扩面。谢家铺镇安全饮水工程的完工,可解决周边8个村8800人的吃水难题;樟树潭机埠和阴家园机埠的建成,可保证4个村近4000亩基本农田的灌溉需求;扶持的“穗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每年订单收购优质稻2.4万亩;推进了石板滩休闲农业、灌溪镇都市农业和谢家铺标准农业成为全市样板。联系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通过反复论证,点村20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已经出台;黄赵公路的整修、2条村主干道的硬化拓宽,将使全村形成四纵四横的道路格局;新建垃圾填埋场,设置100个垃圾池,清洁工程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焕然一新的村部大楼、花团锦簇的村部广场、配备齐全的文体设施,彰显出村级文化建设的勃勃生机;两个产业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一千亩优质稻示范基地、五百亩名贵花木基地”骨架成型。在更细致的民生关怀上,帮助10个危房户完成改造重建,帮助34个符合条件的困难户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督促后盾单位与点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8个,争取农田受旱补损资金5万多元。
再看今年的工作进度,惠及7000多人的灌溪镇安全饮水项目完成前期设计;点村电网改造已经启动建设;山塘整治、灌渠硬化、新建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有望年内实施;官桥坪村级工业园、村民文化长廊,已提上工作日程;“生态新村”的创建夺牌,成为整治村容村貌的最新目标。对于联系点,这必然又是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一年。
每当我罗列这些成果的时候,我都清醒地知道,在这些工程项目里,我不是决策者,不是投资者,更不是建设者,但我从来没有当过旁观者。功劳簿上也许只有我万分之一的成绩,但我却付出过百分之百的心血与汗水。
强“责任心” 在着眼“最长远”上下苦功
我们常提一句话,“要为点村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需要花多少钱,却是最有益长远的事情。看着点村的变化越来越大,我常常想:到我们撤队离开的那一天,基层组织如何保证运转?工作力量如何增补强化?支村班子如何统筹驾驭?每思至此,心急如焚。带着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主动承担了基层党建的指导工作。
为了扩大支部辐射面,着力构建“一创三联”的工作格局。即,创新新形势下党支部联系群众机制,通过调整党小组长分工,增设4名村民组长,形成支村班子联党小组、党小组长联党员、党员联农户的组织结构。
为了增强党员凝聚力,创新推行“三联三同”的工作方法。即“承诺联合同争先;榜样联评同推优;表彰联动同提升”,加强对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群体的分类管理。
为了激发村民自豪感,广泛开展“三赛三榜”的主题活动。即干部赛口碑、党员献奉献、群众赛文明,展示干部履责榜、党员风采榜和村民光荣榜。全年共评选出56个先进个人,达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
在宣扬文明新风方面,我专门编写了《官桥坪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并为主制作了《官桥坪村创新社会化管理宣传栏板》,指导点村编发《官桥坪村民情简报》15期。
2011年,我们的2个联系点村均获得本乡镇目标管理红旗单位称号。官桥坪村还被确定为“湖南省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单位”。
过去的一年,是各级领导的关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是点村群众的支持给了我奋斗的信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将振奋精神、激昂斗志,用更加扎实的工作,向组织、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供稿:市委办保密技术检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