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村办点市委办工作组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7月22日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1—2012年,市委办作为组长单位,具体协助卿渐伟书记、刘明秘书长完成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谢家铺—雷灌走廊)、2个示范点村(鼎城区谢家铺镇官桥坪村、灌溪镇白马岗村)的联点建设任务。半年来,工作组在市委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鼎城区委区政府和镇村两级的全力协助下,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加强工作调度。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办点工作。4月7日,卿渐伟书记、刘明秘书长和徐万发副市长到官桥坪村召开点村工作调度会,同19个市直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同探讨了点村建设规划;4月8日、6月10日,卿渐伟书记先后2次下到点村进行走访调研,并对工作组的同志提出了具体要求。刘明秘书长经常过问办点情况,4月13日,他亲自带领后盾单位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到白马岗村现场办公,逐一落实联点工作承诺,在人、钱、物上拍板落实。市委办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市委常务副秘书长肖朝进多次下村指导工作,通过座谈走访对点村发展规划、创先争优活动、农村清洁工程和党务公开工作提要求、指方向、出思路;市委副秘书长贾再安作为工作组的组长,定期召开后盾单位工作协调会议,与点村领导班子和工作组成员建立了日常联系协商制度,工作组每周一碰头,每周到2个点村调度一次,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当场协调解决。工作组的同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办点工作,做到了“四勤”。一是“脚勤”:驻村期间,共走访群众230多人,发放调查问卷340多份,切实做到了通村情、知民意。二是“脑勤”:针对点村实际情况,想办法、出点子,制定可行方案,搞好项目实施。三是“口勤”:不讲虚话、套话,向干部群众宣讲政策精神,帮助支村两委协调矛盾纠纷。四是“手勤”:经常找有关单位递报告、翻政策,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力争多筹集一些扶持资金。
2.科学谋划,明晰工作思路。在制定点村发展规划之前,我们一方面开展意见征集活动,从点村群众意见最集中、要求最迫切的方面入手拟定项目规划;另一方面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帮助镇村干部拓宽眼界思路,寻找发展样板,先后组织考察了临澧县九里乡同心村、鼎城区灌溪镇黄土山村、中心桥村、富贵坪村和津市市灵泉镇同兴村。通过对比研究和反复商讨,先后完成了两个点村的2年工作方案、项目建设规划和资金落实计划。其中对官桥坪村明确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村级工业小区,形成区域中心村庄”的发展思路。对白马岗村突出了“强化镇村同治,推进油茶低改,抓好转移培训,实施个性扶贫”的工作重点。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充分协商的原则,既尊重项目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意见,又尽量扩大项目覆盖面,带动整个示范带的发展。例如,我们争取水利部门的支持,计划投入490万元,在谢家铺镇建设一个覆盖8个村及官桥坪小学8800人的安全饮水工程,投入450万元,在灌溪镇建成一个辐射5个村8100人的自来水厂;争取鼎城区委区政府和市林业局的支持,完成了谢家铺镇3.5公里黄赵公路的整修硬化,并新植行道树1100多株;通过工作组、市电业局、灌溪镇党委政府三家合力,完成了白马岗村1.5公里进村乡道的整修。上半年,在我们的协调争取下,鼎城区委区政府于6月15日,7月21日两次在官桥坪村召开区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调度会,对示范带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研究解决。
3.确保投入,加快工作进度。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谢家铺镇的安全饮水工程已经进入施工程序。在官桥坪村,投资40万元的村部改造项目和投资20万元的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已于6月17日启动;1.8公里村道硬化已结束招标;158亩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已完成设计立项,计划在8月底前竣工;已经完成的项目有:1.5公里村道拓宽、投资18万元的樟树潭机埠改造和3.5公里黄赵公路整修。在白马岗村,新建了一个篮球场和村民康乐园,完成了1.5公里进村道路硬化。二是推进农村清洁工程。5月4日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工作组迅速向镇村两级传达精神,会同村支两委一起研究制定了《点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机关干部30余人开展了“帮助点村清理面源污染、走进农户宣传文明新风”的主题活动,工作组投资8万元帮助官桥坪村建起了垃圾填埋场和100个垃圾围,对该村道路沿线的2个违规商铺和村部附近的养殖场进行了拆除,对村部附近的1个污水池进行了填埋,聘请4名专职保洁员,建立了由村干部、村民组长、村里老干部等组成的环卫监督员队伍。在白马岗村,工作组投入10万元,新建了30个垃圾池,对进村道路沿线的房屋进行了打整修缮;通过与灌溪镇党委政府的多次协调,将该村的垃圾清理纳入全镇统一管理范围。三是开展“四送下乡”活动。为官桥坪村、白马岗村各提供了价值2万元的复合肥。为发展官桥坪村的优质稻种植,免费提供了价值3.5万元的优质晚稻种子,并邀请市农业局的水稻专家对农户进行了优质稻栽培技术培训,目前全村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300多亩。在5月份大旱期间,工作组从工作经费中拨付3万元,帮助点村紧急购置了2台移动机械,确保了农田供水抗旱。为丰富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我们邀请市京剧协会和市金秋艺术团的老艺术家为官桥坪村送去了一台精彩的戏剧。同时在六一前夕,为白马岗村村小学的40名在校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个新书包、一本新字典。
4.把握关键,强化基层党建。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提出对村班子的工作只帮助不代替,只观察不评价,只参与不凌驾,采取主动向他们压担子的办法,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更好地驾驭工作。在党务工作方面,我们坚持“每月突出一个主题”。3月份,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创新推行了“三联三同、分类管理”的工作方法,即“承诺联合同争先;榜样联评同推优;表彰联动同提升”,加强对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群体的分类管理,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基层党建。4月份,实行干部到户对接。将机关作风建设与点村的基层党建工作统筹规划,开展“联户帮困、三赛三榜”活动。所谓联户帮困,是指每个后盾单位负责扶持1-3个特困户,进行走访慰问,针对每个特困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所谓“三赛三榜”,是指干部赛口碑、党员献奉献、群众赛文明,展示干部履责榜、党员风采榜和村民光荣榜。5月份,指导村支两委换届。在官桥坪村,我们要求支部调整增设党员组长和村民组长,在全村开展“一创三联”活动,即,创新新形势下党支部联系群众机制,实行支村班子联党小组、党小组长联党员、党员联农户;在白马岗村,我们帮助点村建立了定岗定责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了“事事有人管,项项能落实”的工作格局。6月份,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为了加强点村普通党员的党性教育,开展了“红色圣地上党课”的主题活动,由工作组资助3万元,组织官桥坪村党员50多人到韶山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白马岗村党员40多人到井冈山感受党的艰辛历程;为了增强点村群众的爱党意识,开展了“唱响红歌颂党恩”的主题活动,6月29日,在官桥坪村的村民广场,全村党员群众自编自导了20个文艺节目;在灌溪镇的大礼堂,工作组邀请市歌舞艺术团为全镇党员送上了一台精彩的红色歌舞。7月份,突出党务公开工作。并在全市的党务公开工作大检查中取得了98分的高分。
5.宣传提炼,营造浓厚氛围。我们特别注重氛围营造和工作宣传,多次组织文明卫生宣讲和村风村貌展示活动。投入10万多元,在进村道路沿线设置创先争优、党务公开、文明卫生的大型宣传横幅4条,在村口设计了一个长10米、高5米的“三赛三榜”展示牌,在村道、沟渠两旁安装了76个党员包保责任牌。在工作推介方面,我们专门明确了一名干部负责对外宣传工作,并多次邀请各新闻媒体到点村进行采访挖掘。其中有3篇材料被市农村工作部《农村办点工作》简报采用;有20多条新闻信息被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市政府网站、市农经网、市委办网站编发;常德日报先后以《春到官桥坪》、《把白马岗建成美丽乡村》、《官桥坪的新民风》、《官桥坪村“十二五规划”村民定》为题对我们的办点工作进行大篇幅的专题宣传。7月19日,湖南日报刊发了题为《官桥坪村的“幸福三级跳”》的特别报道,并被人民网、21世纪网等门户网站转载。
上半年,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推开,点村的发展形势日益看好。下半年,我们将再接再厉,重点做好个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项目调度。严格按规划方案衔接项目、落实资金、督促进度。二是完成村庄规划。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力争在2个月内完成2个点村未来20年的村庄建设规划。三是做活产业文章。坚持走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指导点村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提升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帮助白马岗村发展油茶产业,帮助官桥坪村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名贵花木种植。同时继续提升优质稻种植水平,扩大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四是创新方式方法。主要是研究创先争优、党务公开、清洁工程和社会化管理的新载体、新做法和新经验。五是加强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大宣传大竞赛大评比活动。
供稿:市委办保密技术检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