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寻找档案里的初心①】17张常德解放初期的通告和布告

发布时间:2021-07-26 信息来源:常德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张照片、一份文书、一本登记册……每一个难得一见的珍贵馆藏,都诉说着一段段峥嵘岁月,见证着一颗颗宝贵初心。本报特与常德市委办(市档案局)、常德市档案馆联合推出“寻找档案里的初心”系列报道,挖掘和讲述常德老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献礼建党百年,以飨读者。

1949年8月,常德迎来全境解放,这座灾难深重的古城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在混乱复杂的环境下接管城市,建立并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共产党人面临哪些严峻挑战?有着怎样的艰难探索和积极作为?我们在老档案里,找到了答案。

在武陵区档案馆里,收藏着17张常德解放初期的通告和布告,颁布时间从1949年8月到12月不等。虽历经72年岁月,纸张已微微泛黄,但墨迹清晰完整,大红印章依稀可见。

dc0a7b9a5f0c42fcbd7a7072e2dbae02.jpg

1949年8月,常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告(通字第1号)

510efff7a2d247a6b7af41723998af25.jpg

1949年10月17日,常德市人民政府布告(行建字第1号)

4a794c536e334177976553845b1ca381.jpg

武陵区档案馆馆藏的常德市委办1949年全宗第一卷

这类馆藏的“宝贝”,平素可不轻易示人。我们小心翼翼地翻阅,生怕损伤半点。细细品读,常德解放初期的情景如现眼前。

时间最早的是,是那张“常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告(通字第一号)”,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当时常德初告解放,为迅速建立秩序,维持城市纪律,该通告颁布了四条明确的纪律要求,望各部领导机关协力执行,各种人员共同遵守,并接受群众监督。

“一切驻城部队机关及入城办公采买人员,均需遵守军管会警备司令部之各种规定,听从纠察队之约束,行驶于街道之车马人员,听从交通警察之指挥,不得蛮横无理,越规违法;一切部队机关人员,均应服装整齐,礼节周到,说话和气,公买公卖,看戏必按价购票,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维持公共卫生,不得在街上吃东西,不得在市内乘马驱驶,不私入民房,不住商店门面,不入妓院,不准乱打枪……”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纪律严明。

“解放军进城那年,我14岁,亲眼看到过战士们在南城墙上追击残匪的场景,也在大街上见过这些布告。”今年85岁的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地方文史学者傅启芳,得知有17张当年的通告和布告留存下来,十分感慨。

61c18b37961c49c891aff399b116a412.jpg

傅启芳回忆解放初期的常德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的常德城区面积仅3平方公里,街容破落,房屋低矮稀疏;城里百业萧条,富人早已卷资避祸去了,留下的穷苦人则惶恐不安。盘踞常德的国民党军宋希濂部成立第十七绥靖公署,企图负隅顽抗,收编常德及湘西土匪,暂编为五个师。在解放大军逼近常德前,宋率其嫡系部队赴湘鄂川边境,留暂五师汪援华守常德,任城防司令。

“该部本为土匪组成,在常德城里横征暴敛、拉夫抓丁,弄得民不聊生。我到现在都记得,他们歪戴着帽子、斜挎着枪的那副兵痞子样。”那一年,14岁的傅启芳在沅安镇二完小(原武陵百货大楼后面)读六年级。

1949年7月29日清晨,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七师第四三九团二营指战员,从德山街出发,至常德城东郊,该营四连一个班在东码头找到一位姓袁的老乡带路,来到东门城下,全班搭人梯登上城头。面对敌人的顽抗,二营在东门外清真寺前向城头连发两炮,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守敌举出白衬衣投降。登城的战士迅速打开城门,二营战士从东门进入城内,顺南城墙和大街自东向西猛追敌人。

“我家就住在水星楼后面那一段古城墙对面的窨子屋,离东门并不远,能清楚地听到枪声和炮声。”傅启芳回忆,老百姓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直到枪炮声完全消失。

“我看到,解放军举的是红旗,背的是步枪、冲锋枪。当时常德天气已经很热了,他们身上还是穿着比较厚的黄布军装,军容军貌整齐,那股子精气神就和国民党守军截然不同。”

“最开始,老百姓还是有点怕当兵的,可很快就发现,这支队伍不入门店,不入民宅,天气那么热,他们就停歇在原常德县女子中学(原武陵区政府宿舍处)的操坪里、墙角边和街巷阴凉处。果真像通告上规定的那样,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确是一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

1949年8月5日,中共常德市委、市军管会、市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后,就迅速开展接管建政工作。期间,陆续有通告、布告张贴在下南门、高山街等处醒目位置,引得百姓驻足围观,当年的“孩子王”傅启芳就是其中一员。

如今,凤凰涅槃般的新常德早已让老人不敢相认,再次看到72年前的档案原件,他的心情格外复杂。

“自我军解放常德后,时有敌机侵入市空,为使常德市内外军民不遭无谓损失,特作如下规定……城内及各机关均设有警报钟,发现敌机来时警钟连敲二下,紧急警报连续敲钟,解除警报慢敲三下……”记者注意到,在当年8月颁布的“常德市警备司令部布告(警字第二号)”中,详细告知了广大市民应如何迅速避险;

785893812b4546f38c65a647d628114b.jpg

1949年8月,常德市警备司令部布告(警字第二号)

“凡我革命军人地方工作人员,一律不准不购戏票,随便进入私营之娱乐场所,妨害私人企业营业……”,则是“常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告(通字第二号)”对于纪律的再强调;

“常德市人民政府布告(行建字第一号)”中出现了“市内人口逐渐增加,开工复业,市面日见繁荣,全市充满了新生气象……”的描述,布告中规定“为整理市容,有计划的建设新常德,凡市内公路街道两旁,一律禁止搭小棚盖小屋……”;

常德市人民政府布告(法字第一号)”中则写明:“本府为加强社会治安,保护人民利益,特公布取缔赌、毒、偷盗办法七条……仰我市民一体周知,遵照勿违为要!”

c53b004f40ed4784a239ae405754f989.jpg

1949年12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布告(法字第一号)

“我们馆藏的这17张通告和布告,正是常德解放初期,市军管会、市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肃特反霸、维护秩序、铲除陋习、恢复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古城常德巩固新生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转折和伟大实践。”武陵区档案馆馆长杨丕东评价说。

常德解放后,还有一件事令傅启芳印象深刻,以至于多年后再次提起,依然难掩激动。

“迎来解放,满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我永远难忘的是那年9月,在公墓坪里举行的欢庆常德解放的盛大集会,常德城里万人空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会后举行化装大游行,有踩高跷的、耍龙舞狮的,有表演采莲船、蚌壳精的,人们手里飞舞着彩色三角旗,在游行中不断振臂高呼:‘感谢救星共产党!感谢恩人解放军!’”

分享到: